当前位置: 首页 > 法院文化 > 法官风采
【身边的云南法院人】赵开相:以百姓心为心
  发布时间:2021-12-02 14:46:47 打印 字号: | |
孔子曰:“所谓贤人者,好恶与民同情,取舍与民同统”。贤才之人,所爱好、厌恶的情感与人民完全相同,想要选择与舍弃的事物与人民完全一致。

“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义”就是人民法官办案所追求的目标,这与贤人的价值取舍同向。法官在审判岗位上,应把当事人的事当作自己的事,把诉讼文书当家书,真正做到“‘法官’无常心,以百姓心为心”。丽江市玉龙纳西族自治县人民法院石鼓中心人民法庭庭长赵开相,就是这样一位以百姓心为心的好法官。


圆了“做一名法官”的梦想

2002年,毕业于云南民族大学的赵开相到大理州鹤庆县黄坪镇小学当了一名教师。每天站在三尺讲台上,与黑板为邻,以粉笔为友,把自己更多的时间献给那一双双对知识充满渴求的眼睛之余,赵开相的心底始终深藏着“做一名法官”的梦想。
2009年,在全省法检系统统一考试中,赵开相以优异成绩考入玉龙纳西族自治县人民法院。从进法院的那一天起,他就暗暗地给自己定下了目标:要做一名优秀法官!他深知要成为一名优秀的法官,没有一身过硬的功夫是不行的,他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时间,学习法律知识,学习审判业务,并虚心向同事们请教。在考入法院前,赵开相便通过自学取得了法律职业资格C证。考入法院后,他不满足于现状,继续努力,又考取了 A证。功夫不负有心人,短短的几年时间,他就完成了从人民教师向人民法官的华丽转身,圆了“做一名法官”的梦想。
在做好审判工作的同时,赵开相积极开展法学研究工作,他撰写的法学文章《坚持运用法治方式规范云南旅游市场》在《云南法学研究》发表;《案结事了我建议》在《云南审判与法治》发表;《让司法在阳光下运行》等多篇文章在《云南经济日报》刊登。在他的积极筹办下,创办了玉龙法院内部期刊《玉龙法苑》。

“案子在赵老师手里,放心!”

为了更好的锻炼自己,到玉龙县法院上班的第一天,赵开相就主动要求到石鼓中心人民法庭工作,在司法为民第一线从头开始学。作为非法学专业毕业生,他深知自己需要更多的时间和空间充实法律知识,而曾经7年的乡村小学教师经历,让他对于法律之外的社情民意、民俗乡约等与司法实践紧密相关的东西比较熟悉。赵开相知道,唯有到人民法庭去,接触形形色色的当事人,不断锤炼自己的司法实践能力,以后才能胜任法官之职。
担任书记员的一年时间里,他灵活运用多年的基层工作经验,单独或协助主审法官成功调解了法庭近半数的案件。担任审判员的两年时间里,他共审结民事案件80多件,其中调解结案60多件,调解率达80%以上,审结和调解的案件居法庭前列。由于调解工作出色, 2011年,赵开相同志获得丽江法院“调解能手”光荣称号。
由于赵开相善于为当事人着想,总能用百分百的耐心帮助当事人解开“心结”,他所承办案件的法律效果和社会效果经常受到群众点赞,同事们都亲切地称呼赵开相“赵老师”。时间长了,在律师、当事人中间也叫开了。叫的人觉着亲切,赵开相心里的责任感也更加迫切。
“农村案件多以婚姻家庭、邻里纠纷居多,只要立足双方原有的感情基础,让当事人明理服法,就能化解纠纷。”赵开相经常这样说,“我自己出身农民,了解乡亲们因缺乏法律常识而产生纠纷的心理和原因,更知道他们不到万不得已不会花钱打官司。”
很多案件的律师、当事人都说:“案子在赵老师手里,放心!”    


舍小家顾大家的情怀

石鼓法庭管辖玉龙县西部的石鼓、石头、黎明、巨甸、鲁甸、塔城六个乡镇,属于山区、半山区,辖区面积广,人口众多。面对纷繁复杂的矛盾纠纷,从山区走出来的赵开相深知老百姓的不容易,宁肯自己来回跑近百公里的山路,也要想方设法为群众排忧解难定纷止争。
石鼓、石头、黎明、巨甸、鲁甸、塔城,一个又一个山头,一家又一家农户,一次又一次调解,他也从一名书记员,一步一个脚印,成长为一名法庭庭长。每一步的成长,在别人看来,似乎手中的权力更大了。但对于赵开相来说,每一步都意味着肩上的担子更重了。他深深知道,自己肩负着执司法之剑、护一方平安的神圣使命,一刻也松懈不得。
有一起农村建房合同纠纷,被告家在山区,路途崎岖,而原告又是外地人。为解决纠纷,赵开相在立案前就三次前往被告家,经过耐心细致的调解,最终被告主动履行建房所欠款项,案结事了。仅2021年,就有30多起纠纷在他的调解下未进入诉讼程序就得到有效的化解。虽然类似案件并不作为诉讼案件的数量体现在绩效上,但赵开相认为,只要是能解决问题,就是司法为民最好的体现。“诉前调解化纠纷、一心为民解民忧”,这是当事人特意在送给他的锦旗上题的词。
自古忠义难两全,一心扑在工作上的赵开相,心里装着的是对家人满满的亏欠。
赵开相的妻子在鹤庆县乡镇工作,年老多病的父母生活在农村老家,来到法院工作时,他儿子尚未满一周岁。这样的家庭,很需要作为丈夫、儿子、父亲的他来照顾。但这12年的时间里,为了工作,他从未按规定休过公休假和探亲假,节假日都坚守在岗位上。
“儿子从几个月大到现在读初中,我一直不在身边,没能更好的陪伴他”“父亲得脑梗住院,因为那几天安排有案子要开庭,也只能请人照顾”,谈到家庭,赵开相总会满怀对家人的愧疚。他知道如果在院机关上班,离家会更近一些,但他还是坚守在离家更远的石鼓法庭,从未向组织提出过调动申请。正是凭着这种“舍小家,为大家”的精神,这些年来赵开相审结的案件数一直位居全院第一。仅2021年,他已审结265件案件,结案率达93.58%,没有一件案子涉诉信访或被发回重审。
“丽江市调解能手”“云南省办案能手”“云南省优秀法官”“云南省法官惩戒委员会委员”,荣誉背后,是赵开相在岗位上的默默坚守和无私奉献。

    “要让老百姓体会到法律的公平与正义”

“一位法官一生中可能会审理上千件案子,但大部分案件当事人一辈子可能只进一次法院。如果这唯一一次与法律接触的过程受到不公正的对待,这个社会就会多一个对法律失去信任的人。作为法官,我要让老百姓体会到法律的公平与正义。”这是赵开相的办案准则。
这么多年,对待每一个当事人,处理每一个案件,他心中的法律天平从未倾斜过。尽管每一个案件的处理过程都要经历或多或少的“磨难”,如有些案件一个法律条款需要多次讲解,当事人才听得懂;有的案件当事人胡搅蛮缠,思想偏激、行为极端的还会对法官辱骂、挑衅、恐吓等等,但赵开相从无怨言,只要案结事了,他付出再多也开心。
让赵开相印象最深的,是一起纠缠了20多年的兄弟房产纠纷案。纠纷发生于1984年,20多年后的兄弟俩都已是七八十岁的老人了,弟弟还是将哥哥诉到法院。赵开相给弟弟讲道理:“要是按宅基地分,你现在的宅基地还是你哥的,你一点也分不到。你说你哥1982年未重新进行房产登记,那你主张的房产证据又在哪里呢?”哥哥则表示双方再谈不拢,愿意把争议房产捐给村里。弟弟权衡再三,最终与哥哥达成调解协议。这桩20多年的兄弟积怨得以冰释前嫌。每提及此案,赵开相脸上就绽开灿烂的笑容:“就像公安破了多年的积案那种感觉。”
2014年4月,赵开相的一位老乡找到他,请他对正在审理的一起人身损害赔偿纠纷案的原告“照顾照顾”,并拿出两条云烟放在桌上。赵开相听明老乡来意后,明确告知此案争议并不大,只要双方有诚意便可解决,并邀请老乡参与调解。送老乡出门时,赵开相把两条云烟装回老乡背包里,笑着说:“办好案子是我的职责,是我请你协助我的工作,应该我感谢你才对。”
看到步履蹒跚来法庭咨询办事的山区老人,他热情周到地接待,掏出零钱送给老人当路费;巡回审理赡养纠纷案件时,看到老人生活困难,拿出身上仅有的200元钱悄悄放到老人手里;调解结案的一起赡养纠纷案件,放心不下后给老人和其儿子购买了食用油去回访;进城务工人员来咨询拖欠工资,声称没拿到工钱没钱吃饭,当即拿出200元钱给农民工先去吃饭……始终把百姓当亲人,这就是赵开相,心中装着的是老百姓的忧和愁。
多年的基层法庭工作,让赵开相积累了丰富的调解经验,每年他调解和经调解撤诉的案件均达70%以上。正所谓“强将之下无弱兵”,在赵开相的带领下,1名法庭干警荣获“丽江市十佳人民满意的政法干警”称号,1名干警荣获“云南省优秀共产党员”。优秀的团队创造优秀的业绩,石鼓中心人民法庭先后三次荣获全省“优秀法庭”称号,法庭的先进事迹先后被省、市、县媒体专题报道。
2021年4月,赵开相被评为丽江市政法英模。
从大理鹤庆到丽江玉龙,从人民教师到人民法官,从2009年到2021年,赵开相用12年的时间践行了人民法官为人民的人生诺言。

12年的时光,很短,也很长,一切都在改变,始终如一的是赵开相人民法官为人民的初心。在平凡的岗位上,他时刻准备着,为新时代法院事业奉献自己的力量。



 

 
责任编辑:彭丽